一、疫情下全國水泥價格漲跌互現
截至4月12日,百年建筑網水泥指數為537.14,月環比上升1.16%。全國各地疫情管控加嚴,上海市場基本停滯,江浙閩市場抗住了疫情波及的壓力,在有效的管控中,下游工地施工有序進行。部分地區在疫情、雨水天氣壓力下,需求乏力,水泥價格持續走低。而重慶地區由于庫存低位、原材料價格上漲、供應趨緊等因素影響,水泥價格最高單次上漲100元/噸。
二、(3.30-4.12)價格變動一覽
安徽:1日,阜陽市場部分主流品牌水泥上漲20元/噸,近期阜陽市場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,水泥流通受限,市區水泥企業競爭壓力減弱,水泥價格隨之出現上漲。
江蘇:2日,連云港、宿遷地區部分品牌水泥上漲20元/噸,主要由于前期漲價未落實,隨著當地疫情逐步好轉,水泥需求開始恢復,價格修正性上調;8日,淮安地區低標水泥下跌30元/噸,受疫情影響,市場需求較為疲軟,廠家進而對水泥降價刺激需求,從而提升水泥銷量。
浙江:8日,嘉興、杭州、臺州、寧波、溫州等沿海城市部分主流品牌水泥下跌20元/噸。目前出現的降價的品牌主要為外省進入浙江市場的水泥,由于上海、蘇南、浙北等地受衛生因素影響,以上地區的水泥銷量銳減。且福建、東北等低價搶占浙江沿海市場,導致安徽江蘇等地沿江水泥生產廠家庫存保持高位運行,不得已降價以促進銷量。
云南:3月30日,麗江主流品牌水泥上漲30-80元/噸,主要由于前期滇西比地區水泥價格大幅下跌,累計最大跌幅達百元,近期市場需求略有回升加之即將進入二季度停窯,為保供重點工程水泥價格大幅推漲;8日,普洱地區主流品牌水泥下跌30元/噸,主要由于市場需求低迷,部分廠家日均出庫量僅2000多噸,環比上個月增量較小,部分主流品牌為去庫低價競爭,本地水泥價格不斷走低;11日,保山地區水泥上漲30元/噸,12日昆明地區主流企業通知上漲50-70元/噸。
重慶:6日,重慶主城區水泥價上漲100元/噸,主要是目前煤炭價格居高不下,加上原材料運費高漲,水泥生產成本大幅提升,另外前期水泥價格持續下跌,大部分水泥廠已經處于虧本狀態,因此對重慶地區價格大幅推漲。據市場反饋,部分廠家實際落實50-60元/噸左右。
四川:11日,達州地區水泥上漲50元/噸,由于當地大部分企業開始復工復產,市場需求基本恢復,加之原材料價格上漲,水泥價格隨之上漲。
西藏:2日,昌都地區水泥上漲30-60元/噸,近期由于原料上漲,對水泥生產成本影響較大;另外由于錯峰生產力度有增無減,水泥單位生產成本持續提升,加之市場需求有所上升,故對水泥價格上漲起到支撐。
廣東:7日,惠州地區水泥上漲15-30元/噸;11日,梅州地區水泥上漲25元/噸。隨著廣東深圳、東莞公共安全事件實現動態清零,大部分企業開始復工復產,市場需求有所恢復,加之原材料價格上漲,水泥價格有所上漲,
廣西:12日,南寧地區部分主流品牌水泥上漲30元/噸;玉林地區水泥上漲30元/噸,由于近期當地市場需求有所好轉,水泥企業出庫量增加,水泥庫存壓力不大,因此具備漲價條件,另外現階段動力煤價格居高不下也使得水泥生產成本進一步增加,這也直接導致了水泥價格的推漲。
湖北:2-12日,武漢、鄂州、孝感地區水泥兩輪下跌20元/噸。當地陰雨天氣較多,市場需求不足。加之外來低價水泥沖擊,廠家為搶占市場份額,進而下調水泥價格。
湖南:7日,岳陽地區部分主流品牌水泥下跌30元/噸。近期湖南雨水天氣較多,市場需求并未恢復,再加之疫情的影響,物流運輸成本也有所提升,水泥價格隨之下跌。
河南:8日,鄭州地區水泥上漲50元/噸,多地疫情防控升級,作為水泥原材之一的煤炭省內及跨省運輸受阻,材料和運輸成本壓力持續上漲,廠家隨之上調水泥價格。12日,鄭州、新鄉地區水泥價格下跌30元/噸,目前市場整體銷量仍未恢復正常,前期漲價落實情況不佳,水泥價格有所下調。
陜西:3月30日,商洛地區水泥上漲10元/噸,原材料價格上漲帶動水泥生產成本增加,加之當地廠家錯峰執行較好,水泥庫存處于低位,從而上調水泥價格;11日,西安地區水泥下跌40元/噸,前期漲價落實不佳,市場需求難起,廠家推漲無力。
三、總結
全國各地持續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,下游需求端恢復緩慢,部分推漲地區水泥價格落實難度較大。但進入4月份后,多地集中開工一批重大項目,據不完全統計,4月1日-4月8日,安徽省、黑龍江省、河南省、內蒙古自治區、甘肅省等地合計開工4385個重大項目,總投資額合計20844億元。隨著基建投資持續發力,需求回升;原燃料價格高位,水泥生產成本增加;多數水泥企業進入二季度錯峰生產,供應收緊,預計后期水泥價格或偏強震蕩運行。